GO
中文
EN 日本語 한국어
  • 首页首页
  • 了解MCM了解MCM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核心价值观
    加入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核心价值观
    加入我们
  • 实力资质实力资质
    资质证书
    合作伙伴
    试验室简介
    资质证书
    合作伙伴
    试验室简介
  • 服务项目服务项目
    储能电池
    动力电池
    UN38.3
    消费电池
    电子电气
    储能电池
    动力电池
    UN38.3
    消费电池
    电子电气
  •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客户支持客户支持
    报告查询
    服务反馈
    常见问题
    进度查询
    资料下载
    报告查询
    服务反馈
    常见问题
    进度查询
    资料下载
新闻中心

new center

  • 新闻中心
返回>>

辅助栏目

Auxiliary column

标准指南 |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对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的要求

2022-08-03


储能作为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点,在我国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储能是推动能源石油、化石向风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也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点。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迅速发展,是实现我国可再生能源转型和2030年碳峰值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不断飙升的能源需求和解决环境问题最可行的方式之一。  

MCM总结了近期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发布的《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对储能系统的要求,包含了电池(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变流器的技术要求,以供参考。

 

范围

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功率为500kW且容量为500kW·h及以上的固定式电化学储能电站。

储能系统

一般规定:

1. 储能系统应根据应用需求、接入电压等级、储能电站额定功率、储能电站额定容量、储能变流器性能、电化学储能类型、特性和要求及设备短路电流耐受能力进行设计;

2. 储能系统的选型应综合应用需求、电池特性和建设条件、技术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可采用混合型;

3. 储能单元容量应结合直流侧电压等级、直流侧断路器的开断容量和储能变流器的选型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4. 储能系统设备应选择节能环保、本质安全、高效可靠、少维护型设备;

5. 布置于电池室的电力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规定。

 

锂离子电池要求

1. 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GB/T 36276现行业标准《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技术规范》NB/T 42091-2016的有关规定;

2. 电池应具有安全防护设计。在充、放电过程中外部遇明火、撞击、雷电、短路、过充过放等各种意外因素时,不应发生爆炸;

3. 电池宜采用模块化设计。锂离子电池模块的额定电压宜选38.4V、48V、51.2V、64V、128V、153.6V、166.4V等系列;

4. 电池系统的成组方式及其连接拓扑应与储能变流器的拓扑结构相匹配,并宜减少电池并联个数;

5. 电池系统应配置直流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断、保护设备;

6. 电池配置冗余度应根据电池的衰减特性、充放电特性和经济性、应用场景进行配置;

7. 直流侧电压应根据电池特性、耐压水平、绝缘性能确定,不宜高于2kV;

8. 直流侧接地型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气装置第1部分:基本原则、一般特性评估和定义》GB/T 16895.1的规定。

 

电池管理系统要求

1. 供电电源可采用交流或直流电源,其中交流电源额定电压为220/380V,直流电源额定电压为110V或220V;

2. 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相连的带电部件和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MΩ;

3. 电池管理系统应经受绝缘耐压性能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或闪络等破坏性放电现象;

4. 所检测状态参数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以下规定:

总电压值:±1% 满量程

电流值:±0.2% 满量程

温度值:±2℃

单节电压值:±10mV

5. SOC估算精度应不大于8%,宜具有自标定功能,计算更新周期不大于3S;

6. 应能在供电电源电压上限、下限时,持续运行1.00h,且状态参数测量精度满足要求;

7. 应全面监测电池的运行状态,包括单体/模块和电池系统电压、电流、温度和电池荷电量等;

8. 应具备过充电/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护、温度保护、漏电保护等功能;

9. 宜配置软/硬布线出口,当保护动作时,发出报警或跳闸信号通知储能变流器及计算机监控系统;

10. 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功能宜按电池特性合理配置;

11. 宜支持IEC61850、CAN2.0B、Modbus TCP-IP或DL/T 860通信,配合储能变流器及站内监控系统完成储能单元的监控及保护;

12.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 34131的规定。

13. 储能单元应具备绝缘监测功能,绝缘监测可由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也可由储能变流器实现,当储能单元绝缘低时应能发出报警和/或跳闸信号通知储能变流器及计算机监控系统。

 

储能变流器要求

1. 储能变流器以交流或直流并入电网时,接入电压宜从以下给出的值中选取:

交流电压,kV

0.38(0.4)

0.5(0.54)

0.66(0.69)

1(1.05)

6(6.3)

10(10.5)

35(40.5)

直流电压,kV

0.22(± 0.11V)

0.75(± 0.375V)

1.5(± 0.75)

注:括号内为线电压值。

 

2. 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宜符合以下规定。

功率,kW

250

500

630

750

1000

1500

2000

2500

5000

8000

10000

 

3. 储能变流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规范》GB/T 34120的规定。储能变流器应具备保护功能,保护功能应包含短路保护、极性反接保护、直流过/欠压保护、过电流保护、过温保护、交流进线相序错误保护、通讯故障保护、冷却系统故障保护和防孤岛保护。

4. 储能变流器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应根据电力系统对储能电站的响应时间要求确定。

 

MCM提示

     此标准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其要求将会强制执行,如果无法满足该标准要求,将会影响后期的安装、验收。MCM建议企业熟悉了解标准的要求,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能考虑标准的要求,减少后期产品的整改。

     今年国家对于储能出台及修订多个法规、标准,如,修订 GB/T 36276 标准,《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 年版)(征求意见稿)》(详见后文),《“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这一系列的标准、政策、法规预示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表明储能系统还有很多不完善的方面,如电化学(特别是锂电池)储能,这些不完善点国家也将持续重点关注。

——— 上一篇:台湾BSMI |电动车辆用锂电池... ——— 下一篇:独家解析 | 印度BIS发证困境...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市广路钟二路段45号2栋101-116房、216房   邮箱:24h@mcmtek.com   监督建议:service@mcmtek.com   电话号码:4008-368-355、13622887960

© 2018 广州邦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19174号
  • 在线咨询
  •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为了保障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